早期阅读教育与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整合(上 )

 

今天的聚焦点是早期读写,那么早期读写和蒙台梭利语言教育,二者是否有差异?有没有可以整合的地方?这是我20年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探索的事情。当我在讲早期阅读的时候,是从我多年的教学研究,也就是实证的角度来切入的。今天我要重点讲解的早期读写并不是一家之言,而是以前人的很多研究为基础的。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角度,这跟我个人对蒙台梭利的认知和喜爱有非常大的关系。对我个人而言,蒙台梭利教学是一门科学。

 

在我20年的蒙台梭利一线教学中,我所有的教学活动的制定、执行和反思,都会围绕着几句话进行,就是它的可行性如何,周延性如何,覆盖性如何。所以我一直是以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反思的,并且还在不断的学习蒙台梭利的教学。

 

吸收性心智与早期读写

 

0-6岁的孩子会经历一个非常重要的敏感期,即语言敏感期。孩子具有吸收性心智,他们会从我们创设的环境中以一种有广度且有深度的方式吸收语言。像你和孩子说的话中有几个字,包含什么词汇等等,这些吸收内容由成人来设定。同时词汇所发生的情境,说话的方式、说话的态度等,这些非文字符号孩子也会吸收。比如我们说“好吧”这个词,它能够被赋予愉快、伤心、愤怒等各种情绪。孩子在吸收语言的时候是照单全收的,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

 

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生活中的每一次体验都是全身心投入的,视觉、听觉、平衡觉、本体觉等通道,一旦和环境发生联系、产生配合的时候,就会慢慢形成他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对自我的构建,也就是“我是谁”。他会对环境产生好奇,尝试接纳。比如,当孩子踏进水坑的时候,他就会明白,原来脚踩到水坑里,水会溅起来,如果脚抬很高踩下去,水就会溅起很高。高和低,用力和不用力,分别能看到什么现象?这里面所有的概念跟语言都可以对应,在某种程度上两者是合为一体的。

 

如果你没有见过雪,当讲到雪花的时候,它到底是什么感觉你是无从得知的。像我们居住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人,一说到雪花,首先你会想到雪花不是柔软的,而是冰凉的;轻飘飘的雪花打到身上会融化,把衣服弄湿;有的时候下雪可以堆雪人,有的时候就堆不成。每个人对雪的感受体验不一样,雪跟肌肤接触的触感不相同,甚至雪落在地面上跟地面接触的声音也不一样。虽然就是一个简单的下雪,但是对于处于吸收性心智年龄层的孩子来说,他能获得的体验如此丰富,而且你跟孩子讲,带他去感受的时候,这些体验都会有简单的口语与之对应,这就形成了日后在文字阅读时的深刻的理解力。

 

 

以上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整合范例,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早期读写概念的引入需要和蒙台梭利的吸收性心智理论联系在一起,这样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你的教室里面不要提供大量的纸上作业,而是提供蒙台梭利原始的、经典的感官工作,让孩子用五感去体验。因为在吸收性心智年龄层里面孩子吸收的、经历的每一个体验都是他日后深刻文字阅读的基础。如果这时候我们在教室里提供大量的图画纸让孩子涂颜色,孩子大部分时间看起来很忙碌,但是却缺少对生活的直接体验,这就会影响到孩子日后在文字阅读时理解能力。

 

孩子在升入小学之后会大量使用文字阅读来学习,重要的基础就是理解力,而理解力重要的基础就在于口语词汇的获得,而口语词汇获得的根基,他的种子的萌发追根溯源就在0-6岁吸收性心智的建立。

 

我们从大脑研究的角度再来看一下早期读写阅读。人类的大脑里是没有阅读脑的,人类阅读的网络,是在原有的口语网络和视觉加工网络的基础上,建立新联结,在大脑可塑性最高的年龄阶段(0-6岁)重新慢慢联络、塑造而来的。基于以上的说法,那么我们怎么看待学前阶段,也就是6-7岁这个年龄阶段的早期阅读,尤其是读与写的发展呢?

 

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做“读写萌发”。这个概念说明了阅读能力不是在认识文字之后才出现的,它其实很早就出现了,就像一个先兆一样,影响着后续的阅读和写作。为了更形象的说明,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有一个人很会骑单轮车,但是他不是一下子就会骑单轮车的,他会先有骑双轮车的经验,这个骑双轮车的前经验和技巧,让他很容易习得怎么骑单轮车。我们还可以往前追溯,在学习骑双轮车之前他首先要学习的是用手控制车把,练习平衡感。一旦平衡能力成熟之后,他的身体肌肉就能形成记忆,可以很熟练的骑车了。甚至不需要靠手,即便把手放在口袋里面,身体也会自然的控制车子保持平衡骑行。再往前追溯,在双手能控制车把,身体保持平衡之前,他先要有独立站立的能力,因为独立站立就是一种平衡能力,这之前要先学会扶物站立,再之前要有爬的能力,要有翻身的能力,更早的在孩子两个月开始趴着时就要有抬头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在发展平衡力。

 

我上面提到的这个例子就像早期读写的研究里面所说的,孩子的阅读与书写的能力不是某个阶段突然发展出来的,它是个连续的、持久的过程。比如说,名为《水》的绘本里有一页只有四个字“小小的水”,孩子在阅读的时候不只是阅读这四个文字,里面还包含了阅读知识。读汉字或者英文的时候从左边读到右边,它是横向的,这是阅读知识;每一个汉字都是包含一个韵母的单音节字,读的时候要一个一个字的读,每一个字都有独立的意思,字与义是一一对应的,这也是阅读知识。

 

 

文字和图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媒介。当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进行亲子共读,孩子无法区分你指读的“小小的水”是文字还是图片,因为对他来讲,文和图是无差别的,因为他的阅读与书写常识还没有发展出来。如果刚学会爬行的孩子拿出一本书,翻到某一页让你读给他听,他的这一行为就是在告诉你他对阅读和书写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常识,这个最基本的常识就是书本的每一页都会有固定的内容。如果他翻到的那一页有小鸭子出现,他期待你念的是“嘎嘎嘎”,而不是“汪汪汪”。如果你念了“汪汪汪”,他就会对此产生怀疑。

 

我需要再次强调,阅读和书写不是在小学阶段才发展出来的,孩子真正具备阅读跟书写常识是远在他接触汉字书写板之前的。他在生活中早就已经开始累积对文字的知识了(不是认字哦)。如果孩子要进行识字阅读了,那前面这些知识就是必备的了,否则他是无法学会利用文字来阅读和理解的。

 

在读写萌发概念里有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孩子对阅读行为与书写行为的喜爱,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喜欢去接触跟文字、语言有关的活动,包括培养语音技能等。什么是语音技能呢?比如,你跟孩子说天空,天空,空白,空白……接近四岁的孩子他就会非常的敏感,他会对这种有韵律感的语言感到愉悦,产生兴趣,这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语音技能,甚至是对文字规则的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孩子早期阅读与书写的能力,不是从汉字板开始,也不是从拼音板开始,而是从一出生就开始的。如果知道了这一点,你就可以了解为什么在IC班,甚至从NIDO班开始,老师就要读书给孩子听,和孩子说话,增加词汇量。和孩子共读的时候,你会用手指指着图片与文字,目的不是让孩子认字,而是从日常最自然的环境里激发孩子对图书的喜爱,对语言活动的喜爱 对语音的兴趣萌发,对文字规则的领悟,以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所以在这个层面上,你会发觉蒙台梭利的语言教育跟早期读写在理论上是基本吻合的。

 

 

 

 

 

首页    早期阅读教育与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整合(上 )